在液壓機中,閥塊存在的作用非常的大,可以幫助控製液壓機的油的方向,保證其可以正常運作。閥塊的製作一定是精細的,是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的,所以在製作之前的嚴(yan) 密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設計者在無數次的設計製作後有了相關(guan) 的總結經驗,今天小編就將液壓閥塊的設計要點都匯總在下麵的文章裏了,一起來看看吧。
液壓閥塊的設計要點總結:
1、根據閥塊在係統中的布置和管路布局初步確定各外接油口在閥塊上的相對位置,並根據流量確定接頭規格;
2、根據閥組工作原理、係統布局、各閥本身特性和維護性能初步確定各控製閥在閥塊上的安裝位置;
3、設計並反複優(you) 化各外接口和閥件間的流道,使各流道依據所設計的原理實現正確、合理的溝通。液壓閥塊的設計要點
4、設計閥塊時應考慮係統管路走向,同時應考慮扳手操作空間;對於(yu) 位置相近且易接錯的油口,應盡量設計或選用不同通徑的管接頭和膠管以便於(yu) 區分。
5、閥塊上的各油口旁均應標注注油口標識(例如:P、A、T、B、A1、A2、B1、B2、M1、M2),其中,板式閥安裝麵的油口標識僅(jin) 在圖紙上體(ti) 現,而用於(yu) 與(yu) 膠(鋼)管相連接的外接油口和測壓口旁則必須在閥塊體(ti) 上打相應鋼印,為(wei) 保證安裝管接頭(或法蘭(lan) )後不將標識覆蓋,鋼印距離相應油口邊緣大於(yu) 7mm(可在技術要求中注明)。
6、閥塊上的外接油口、測壓口應根據管接頭連接尺寸設計,沉孔外徑、深度和螺紋深度均應留有合適的餘(yu) 量,避免安裝時幹涉。
7、合理選擇各控製閥的結構形式,同時應避免閥塊集成度過高,尤其應避免在同一閥塊上集成過多的螺紋插裝閥,否則會(hui) 使閥塊工藝孔成倍增加,油路曲折,壓力損失高,同時造成加工、檢驗和排故困難;但是對於(yu) 功能相關(guan) ,油路並聯的板式閥組應盡量集成,以便簡化係統管路。
8、閥塊上采用的板式液壓控製閥安裝麵應按廠家樣本提供的尺寸設計,其表麵加工質量可參考標準“ISO 4401 Hydraulic fluid power-Four-port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 Mounting surfaces”或“GB/T 2514液壓傳(chuan) 動四油口方向控製閥安裝麵”的相關(guan) 規定。
9、閥塊上采用的螺紋插裝閥安裝孔應按廠家樣本提供的尺寸設計,盡量選用和其他品牌型號通用性強和有現有加工刀具的插件。
10、設計閥塊體(ti) 的孔道時應考慮盡可能減小流阻損失及加工方便。一般工作管路推薦流速為(wei) 8m/s,回油管路推薦流速為(wei) 4m/s。
11、閥塊的孔深數值是指從(cong) 孔道所在視圖表麵計算並包括鑽尖的深度。
12、為(wei) 便於(yu) 去毛刺和避免汙染物沉積,相交孔的結構形式應采用T形結構,其中一個(ge) 孔的孔深為(wei) 該孔端麵到與(yu) 之相通孔道的軸線位置,不得采用十字形結構。
13、應避免采用傾(qing) 斜孔道,必須采用斜孔時,孔道的傾(qing) 斜角度宜不超過35°,並須保證孔口的密封良好。
14、為(wei) 防止係統使用中被擊穿,閥塊中間兩(liang) 兩(liang) 相鄰(相交或平行)孔道(含安裝螺紋孔)之間的最小壁厚應不小於(yu) 4mm。但在受布局和結構限製,且孔道所受壓力小於(yu) 6、3MPa時,孔道之間的最小壁厚可不小於(yu) 3mm。
15、考慮到集成閥塊上的油孔細而長,鑽孔加工時可能會(hui) 鑽偏,實際壁厚應在計算基礎上適當取大一些。
16、為(wei) 避免鑽頭損壞,通常鑽孔深度不宜超過孔徑的25倍。
17、工藝孔道應采用螺塞、法蘭(lan) 等可拆方式封堵,以便孔道的清理、清洗和檢查。在位置不允許時,對直徑不大於(yu) 12mm的孔道,允許采用球漲式堵頭封堵,球漲式堵頭的安裝尺寸應符合“JB/T 9157-1999液壓氣動用球漲式堵頭安裝尺寸”的規定。
18、建議閥塊的工藝孔口部堵頭不凸出安裝麵表麵。
19、閥塊表麵鍍鎳,鍍鎳層厚度0、008~0、015mm。
20、對於(yu) 不能用剖視圖清晰表示內(nei) 部孔道相交狀況的複雜閥塊,應用孔係表注明各孔的相交狀況,以便於(yu) 閥塊檢驗。同時,建議將閥塊的工作原理圖和三維軸測圖附在工程圖中。
以上就是關(guan) 於(yu) 液壓閥塊的設計要點總結的詳細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做這方麵設計的朋友可以學習(xi) 理解一下。
電話
0769-89771047
137-5145-5362
微信
掃客服二維碼
手機站
掃手機站二維碼
郵箱
2795417923@qq.com